首页

呆呆女神fj

时间:2025-05-25 02:31:51 作者:中国医疗队赴柬埔寨边境和沿海地区开展义诊活动 浏览量:93260

  坚定信心,在唯一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进(人民观点)

  ——新中国75年伟大成就的启示②

  中国的成功经验就在于,没有依赖外部力量、照搬外国模式、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,而是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,自主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

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就在脚下,我们迈出的每一步,都是新的开拓。坚持道不变、志不改,我们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

  过去40多年间,世界贫困版图发生过一次巨变,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中国。

 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,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%以上。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,被称为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”。

  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、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,“中国答卷”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写下生动注脚。

  道路决定命运,道路改变命运。75年来,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、顺应时代潮流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,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”。

 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,建设现代化国家,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。强国梦,复兴梦,惟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梦想才真正被点燃,中国人民才掌握逐梦现代化的历史主动。我们从井冈山的翠林小路走来,从北大荒的空旷原野走来,从深圳湾的凋敝渔村走来,一代接一代探索拼搏,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。

  新时代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,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,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、更加科学、更加可感可行。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。

  一路披荆斩棘,一路破浪前行。从物资匮乏到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从落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,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,我们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追赶上来,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震撼性,不仅仅在于发展速度,还在于治理效能。历史上,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“串联式”的发展过程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顺序发展。中国发展则是一个“并联式”的过程和状态,我们战胜了更多风险挑战,同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。

  于“开除球籍”边缘奋起,从“一穷二白”中奋进,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创的发展道路,让古老大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、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,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、走得通,而且走得稳、走得好。

  中国的成功经验就在于,没有依赖外部力量、照搬外国模式、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,而是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,自主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,不是飞来峰,也不是舶来品,而是扎根中国大地,反映人民意愿,不断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。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,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,是我们不断从挫折中觉醒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。

 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,推进现代化建设还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,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。经济增速放缓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、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交织在一起,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,各种“黑天鹅”“灰犀牛”事件随时可能发生,但只要路走对了,就不怕遥远,也无惧艰险。

  形势纷繁复杂、任务艰巨繁重,但我们有理由自信,也应当自信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,我们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,也能开拓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。事实上,在绿色低碳、数字技术等许多关乎人类发展未来的领域,中国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参与者、推动者、引领者。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,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,必将对未来世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
  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,本国人民最有体会,也最有发言权。曾几何时,出国留学就业一度成为风潮。如今,归国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海外学子的选择,近些年还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“归国潮”。为何有此巨变?说到底,就是人们看好国家的发展前景,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和向往。人民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、最深厚的力量。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,我们就有了战胜困难、创造奇迹的最大底气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、行得稳,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。”循大道,至万里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就在脚下,我们迈出的每一步,都是新的开拓。坚持道不变、志不改,我们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,书写国家发展、民族振兴的动人新篇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9月24日 05 版)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五一”假期成都世园会“绿色之旅”走热

回溯云南打歌舞的爆火路径,快手音乐所属的青春娱乐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,最初受创作者@一表的影响,歌曲《打歌妹》引起关注;而后快手达人@三点良人接连发布云南打歌舞相关的二创视频,引发一波小高潮。

文脉华章|玩转古今“奥运”,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

大就要有大的样子,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。“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,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,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。”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、肩负的使命任务、面临的复杂环境出发,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,首次提出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重大命题,并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。

2024(第10届)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正式启动

此环节中,莲花法庭坚持“能调则调,应调尽调”,对适宜调解的纠纷案件,充分运用“法官+N”模式,个性化开展诉中调解。如在调处家事矛盾纠纷时,针对性邀请亲朋好友、妇联社工、心理咨询师介入;调处村居矛盾纠纷时,邀请德高望重的村老参与,促使矛盾纠纷深层次修复……

2023年房企业绩预披总亏损超千亿,头部公司承压

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,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万物互联社会的加速到来,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全球化特征愈发鲜明。随着陆、海、空、数字等软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生产力发展的边界和场域不断拓展融合。当今世界科技创新需要在开放场域的交流、碰撞、合作、互促中得到发展,同时,围绕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难题和技术治理,开放合作也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实现繁荣发展的法宝。这都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,在开放中不断拓宽生产力要素系统边界,支撑生产力结构系统升级,并驱动其生产力功能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全面发展,从而实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。

大学要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

央视新闻消息,特斯拉CEO马斯克4月28日突然访华。业内认为,这加速了特斯拉FSD入华的进程。“特斯拉APP已将原选装FSD(完全自动驾驶能力)页面提示的‘稍后推出’变更为‘即将推出’。”4月30日,特斯拉Model 3车主凌鑫(化名)向记者透露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